本文目录豫剧大师常香玉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吗常香玉亲身经历的故事常香玉离婚原因陈宪章的前妻介绍长香玉的男人是豫剧大师常香玉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吗1944年6月3日,好事多磨,天随人愿。与陈宪章结为连理,结婚仪式在西安东大街正大豫饭庄秘密举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不久,长女常小玉出生。1946年11月,次女陈小香出生。1948年6月,儿子陈嘉康出生。 还有个小女儿常如玉。 陈宪章和前妻有个儿子陈金榜,陈金榜女儿是小香玉。
常香玉亲身经历的故事常香玉亲身经历的故事1923年秋天,常香玉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曾经是当地有名气的豫剧艺人,幼年时,常香玉跟着母亲靠要饭度日。1932年,父亲为了让常香玉不做童养媳,把9岁的常香玉领上了学戏的路。 没有文化的常父认定“戏是苦虫,非打不成”,经常把常香玉打得皮开肉绽。经过近乎残忍的磨炼,常香玉终于没有让父亲失望,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35年腊月,常香玉随戏班闯荡开封,不久便在戏班里唱起了压轴戏。 少年:疯狂戏迷扔炸弹 常香玉的名字很有名气,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常香玉原名叫张妙玲。村里张姓的人认为,宗族出了女戏子是个耻辱,气愤之下,父亲便给女儿改了常香玉这个名字。常香玉红了,麻烦也就跟着来了。 有一次,两家争着请她演戏,父亲只能答应一家,另一家就用一个手榴弹撂在常香玉的化妆桌前。这个时候巧的是她站起来去门口了,另一位演员杨桂云的父亲坐在化妆桌前照镜子,刚坐下就给炸死了。 青年:一把剪子剪出爱情 在颠沛流离的演出生活中,常香玉遇到了一个令自己心动的男人——陈宪章,当时,陈宪章是中州小学校长。但陈宪章已有妻室,常香玉虽然对陈宪章情有独钟,却总觉得心事难成。后来陈宪章离婚了,一天,他跟常香玉要一把剪子,剪他的指甲,常香玉把这把剪子递给他时,他就拉着她的手,一下把她拉到怀里,从此开始了他们甜蜜的爱情。婚后,他们两人过起了妇唱夫随的日子,陈宪章放弃稳定的工作为常香玉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戏本子。 中年:抗美援朝捐飞机 新中国成立后,饱受战乱之苦的常香玉与陈宪章,像当年所有的人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的生活之中。他们组织的香玉剧社,演出了不少受人欢迎的剧目,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常香玉和她的剧社决定为抗美援朝、保卫祖国捐一架飞机,此举让常香玉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1953年春天,香玉剧社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的主要成员之一,赴朝鲜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演出,常香玉在朝鲜前线大受欢迎,空军指战员用击落的敌机残骸为她精心制作了一件纪念品。 壮年:文革时险遭“枪毙” 常香玉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最大的磨难是文革动乱中的遭遇,文革中常香玉曾被长期批斗关押,连父亲临终前都未能去见上最后一面。那时,常香玉被定成中统特务,有一天,她被四个人五花大绑地架出去要枪毙,后来等了两个钟头也没见动静。就在常香玉惊恐不安的时候,一个炊事员走过来,说那是孩子们闹着玩的,给她松了绑。 晚年:为抗非典捐款2万
常香玉离婚原因没有离婚。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常香玉其与丈夫陈宪章恩爱一生没有离婚。
陈宪章的前妻介绍陈宪章只有发妻,没有前妻
但是他的发妻在网上没有相关的文献资料,你想了解的是不是以下
陈宪章(1917年 — 2000年),河南郑州人,杰出的豫剧编导。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丈夫。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香玉杯艺术奖基金会副会长;曾任香玉剧校校长、香玉剧社副社长、河南豫剧院剧目组组长、河南省豫剧一团(承包)团长等职。
长香玉的男人是常香玉的丈夫——陈宪章,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香玉杯艺术奖基金会副会长;曾任香玉剧校校长、香玉剧社副社长、河南豫剧院剧目组组长、河南省豫剧一团(承包)团长等职。从事戏剧工作几十年,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长期的合作者,曾共同创办香玉剧校和香玉剧社,同时又是常香玉评论文艺的撰稿人,对“常派”(香玉)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他还参与了不少剧目的导演和创作改编如《花木兰》、《拷红》、《白蛇传》、《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跪韩铺》、《司马貌告状》、《冰山春水》、《柳河湾》等。这些剧目,已成为“常派”艺术的代表作。其中《花木兰》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和演出二等奖,《大祭桩》参加河南省首届戏剧观摩会演,获演出一等奖,剧本二等奖。他对捐献“香玉剧社号”飞机和香玉杯艺术奖的设立及基金的筹集等,均起了重要作用